①作期同上,寫于罷居帶湖初期。湯朝美司諫:湯邦彥字朝美,鎮(zhèn)江人。據(jù)《京口耆舊傳》卷八,謂其任左司諫(掌諷喻規(guī)諫)時,“論事風生,權(quán)幸側(cè)目”。后因使金不力,有辱氣節(jié),編管新州(今廣東新興縣),又量移信州,和稼軒結(jié)識。稼軒作《水調(diào)歌頭》(“帶湖吾甚愛”),朝美和之,稼軒再用原韻作此詞,以示答謝。詞上片寫友人,下片寫自身。寫友人充滿同情,勸尉,稱頌,激勵;寫自身則自嘲,自笑,自悲,自憤;對比鮮明,稼軒此類詞大率如是。然則,湯朝美因使金辱國而貶,難與稼軒罷歸相提并論?!扒Ч胖腋瘟x膽”云云,恐是過譽。上片結(jié)于友人即將奉詔再起,意在反襯自身賦閑處境;下片收之以愁,愁白發(fā)陡生,壯志不酬。
②虎豹九關:語出《楚辭·招魂》:“魂兮歸來,君無上天些?;⒈抨P,啄害下人些。”辛詞借喻宮門森嚴,見君不易。
③“見君”兩句:謂湯朝美屢屢進諫,挽回君意。按:湯朝美貶前深受重用,“言聽諫行”(《漫塘集·頤堂集序》),孝宗曾手書“以身許國,志若金石,協(xié)濟大計,始終不移’以賜?!笆ヒ馑?,輒以諏問”(《京口耆舊傳》)。諫疏:進諫的奏章。挽天回:《舊唐書·張玄素傳》:“房玄齡曰:‘以卑干尊,古來不易,非其忠直,安能若此?!赫鲊@曰:‘張公論事,遂有回天之力?!?/p>
④“千古”三句:謂友人忠心耿耿,不想貶謫蠻荒,但又勸他休提往事。萬里蠻煙瘴雨:指湯朝美貶新州事。新州,即今廣東新興縣,在當時被認為是僻遠蠻荒之地,且有瘴氣之患。
⑤“政恐”兩句:言湯朝美不久將被朝廷重新起用。政恐不免:做官在所難免。政,同“正”。此借用東晉謝安語。謝安未仕前,弟兄有富貴者,傾動鄉(xiāng)里。劉夫人戲謂安曰:“大丈夫不當如此乎?”謝安不屑地說:“但恐不免耳?!保ā妒勒f新語·排調(diào)篇》)日邊:指皇帝身邊。
⑥“笑吾廬”三句:謂自家門徑冷落,草掩苔封。
⑦“未應”兩句:自謂英雄無用武之地。《世說新語·任誕篇》稱畢茂世為人曠達,曾說:“一手持蟹螯,一手持酒杯,……便足了一生?!?/p>
⑧馀事:閑事。老子頗哀:暗用漢馬援語?!逗鬂h書·馬援傳》:“諸曹時白外事,援輒曰:‘此丞掾之任,何足相煩;頗哀老子,使得遨游?!卑В簯z憫。
⑨“白發(fā)”兩句:反用黃庭堅《次韻裴仲謀同年》詩意:“白發(fā)齊生如有種,青山好去坐無錢。”黃詩說白發(fā)齊生,如種萌發(fā)。辛詞則謂白發(fā)無種,非醉時自生,而是醒時一一栽種,意謂愁白了頭。寧:難道,豈。
http://www.blogms.com/stblogpagemain/efp_bloglogkan.aspx?cbloglog=1002134066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辛棄疾四十二歲那年,被監(jiān)察御史王藺彈劾,削職后回上饒帶湖閑居。有曾任司諫的湯朝美自廣東親州貶所量移江西信州(今上饒 ),二人相見,由于處境相近,同樣受著打擊,而且志同道合所以有相濡以沫之情。先是 ,辛賦《水調(diào)歌頭》(盟鷗)湯以韻相和;辛又用原韻,賦此闋謝答。
“白日射金闕,虎豹九關開 。”“金闋”、“九關”均喻指宮廷,十字寫的是皇宮富麗堂皇 ,氣象森嚴。在那里,朝美“諫疏頻上,談笑挽天回”。四句兩層,一張一弛 ,作者描繪出朝美朝堂上從容和無畏 。據(jù)《稼軒詞編年箋注 》引《 京口耆舊傳·湯邦彥傳》:“時孝宗銳意遠略,邦彥自負功名,議論英發(fā),上心傾向之,除秘書丞,起居舍人,兼中書舍人,擢左司諫兼侍讀。論事風生,權(quán)幸側(cè)目。上手書以賜,稱其‘以身許國,志若金石,協(xié)濟大計,始終不移 ’。及其他圣意所疑 ,輒以諏問?!蹦菚r候的宋孝宗還有些進取之意。淳熙二年八月派湯朝美使金,向金討還河南北宋諸帝陵寢所在之地。不料湯朝美有辱使命,回來后龍顏大怒,把他流貶新州,嘗盡“蠻煙瘴雨”滋味。這一層“千古”、“萬里”兩句似對非對,中間再作一暗轉(zhuǎn)。對于心懷忠義肝膽但卻遭貶的朋友,辛棄疾并沒有大發(fā)牢騷,徒增友人的煩悶。而是安慰朝美“往事莫驚猜”(驚猜,驚疑)。因為有才干的人終會發(fā)跡的。眼前你不是已經(jīng)奉詔內(nèi)調(diào)了嗎?恐怕還會有消息從皇帝身邊下來 ,“日邊”這里用以比喻帝王左右,“恐”字是擬想之辭 ,卻又像深有把握似的,這是稼軒用典的妙處!從“蠻煙瘴雨”的黯淡凄惶到日邊消息之希望復起,中間再作一暗轉(zhuǎn)。上片凡三暗轉(zhuǎn),大起大落,忽而榮寵有加,忽而憂患畢至;忽而蠻煙瘴雨,忽而日邊春來,乍喜乍悲,亦遠亦近,變化錯綜,既是對友人坎坷的同情又有對其振作的鼓勵。
下片轉(zhuǎn)敘作者自己鄉(xiāng)居生活情懷 ?!伴T掩草,徑封苔 ”,本是冷落景象,詞人但以一笑置之土。不難看出,這笑,是強作豁達的苦笑,是傲岸不平的蔑笑。下片基調(diào)無限幽憤,都被這領起換頭的一個“笑”字染上了不協(xié)調(diào)的色彩,反映出一種由于受壓抑而形成的不平而又無奈的心情。一“笑”字,內(nèi)中感情復雜,可為下片基調(diào)之凝練。接下去仍是正言反出:未必我這雙手就沒有用處,不是可以“一手持蟹螯,一手持酒懷”嗎?試想,當國步蜩螗之際,他那雙屠鯨剚虎的巨手,不能用來扭轉(zhuǎn)乾坤,卻去執(zhí)杯持蟹,這是人間何等不平事!而稼軒但以“未應兩手無用”的反語輕輕挑出,愈見沉哀茹痛 。循此一念 ,又找足“說劍”一層。說劍論詩,慨言武備文事。辛棄疾“壯歲旌旗擁萬夫 ”,后來又曾上《十論》《九議》,慷慨國事?,F(xiàn)在看來 ,這文韜武略都是無用的“余事”。剩下的,他只有終日痛飲長醉,搖搖欲倒。這“醉舞狂歌欲倒”六字,寫盡詞人悲憤心懷,潦倒情態(tài),然后束以“老子頗堪哀 ”?!翱鞍?”是堪憐念之意,語出《后漢書·馬援傳》,意思是說,自己如此狂歌醉舞,虛置年華,這心情應該是故人所理解、憐恤的。歇拍“白發(fā)寧有種?——醒時栽 ”,將一腔幽憤推向一個高潮 ?!鞍装l(fā)”寫愁,本近俗濫,但稼軒用一“栽”字,翻出了新意 。這兩句有幾層意思。我春秋正富,本不是衰老的時候;但憂國之思,添我滿頭霜雪,這是一層。國事不堪寓目,醉中尚可暫忘,醒來則不勝煩憂,此白發(fā)乃“——醒時栽”也,又翻進一層。白發(fā)并不是自然生出來的,而是“栽”上去的,可見為國勢之操勞宦途之喜悲使我年富而白發(fā)徒增 。這樣,就從根根白發(fā)上顯示出詞人人生道路上的風風雨雨,隱然現(xiàn)出廣闊的社會背景,這又是一層 。單就“栽”字齒音平韻,于聲則無限延長,于情則芊綿不盡。這下片一路蓄意蓄勢,急管繁弦,最終結(jié)在這個警句上,激昂排宕,化為感慨深沉。千載后讀之,猶覺滿腔不平之氣,夾風雨霜雪以俱來。
這首詞,上片文意一波三折 ,于無字處出曲折,極掩抑零亂,跳躍動蕩之美;下片卻一氣奔注;牢騷苦悶,傾瀉而來,并且反語累出,在感情激蕩中故作幽塞,豪放中仍不失頓挫曲折,詞的構(gòu)局可謂錯綜多變。
全詞核心在下片,但上下兩片,對比映襯,表現(xiàn)力增強。上片一起,白日金闕,虎豹九關,何等高華氣象;下片一轉(zhuǎn),門為草掩,徑被苔封,又何等荒涼寂寞!這是一層對比。上片贊美湯朝美,譽其巨手可以“談笑挽天回 ”;下片寫自己,則兩手只堪把蟹持杯,又是一層對比。上片寫對方,終能日邊消息重上朝堂,下片說自己,則滿頭白發(fā),終日醉舞狂歌為消磨,再加一層對比。通過強烈對比,益見“斯人獨憔悴”的不平之情,這是此詞的另一個藝術特色。
上片鼓勵友人,意氣飛揚;下片抒一已之憤,悲憤無奈。乍讀之下,上下片的思想感情 ,好像矛盾。其實,此等矛盾之處,正是顯示稼軒的偉大之處。稼軒是雖身處閑散而時時不忘憂樂天下的血性男兒。他既不能不為一已之遭際而憤然不平,又不忍以一已之遭遇挫盡天下志士仁人之壯志 。因此 ,他總是本著“知其不可而為之”的頑強精神,鼓舞同道,力挽既倒的狂瀾 。故上片激勸再三 ,下片卻沉憂抑郁。此矛盾虬結(jié)之處,正見出詞人一片忠貞愛國之苦心,這正是此詞的思想光輝之所在。善乎謝章鋌《賭棋山莊詞話》之評辛蘇詞曰 :“讀蘇辛詞,知詞中有人,詞中有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