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《
三緘其口》是個經(jīng)常會用到的中性成語?!?strong>三緘其口》的近義詞有:
緘口不言、
守口如瓶、
默不做聲?!?strong>三緘其口》的反義詞有:
口若懸河、
夸夸其談。成語《
三緘其口》的含義是:嘴上貼了三次封條。形容言語非常謹慎;或不開口。緘:封;閉。 出自:漢 劉向《說蒼 敬慎》:“孔子之周,觀于太廟,右陛之側(cè),有金人焉,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:‘古之慎言人也?!? 舉個栗子:危行言遜,禍免生肘;金人示誡,三緘其口。(清 陳忱《水滸后傳》第十三回) 以下是對成語《
三緘其口》更為具體的描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