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熊禾[宋]
斗轉旋霄,梧飄金井,洞天秋氣方新。幔亭仙子,飛佩下瑤京。霞袂霓裳縹緲,冰肌瑩、月作精神。云璈動,瓊仙歌舞,共慶捧瑤觥。蟾宮,人未老,縱橫禮樂,談笑功句名。從今去,有多少、富貴光榮。且聽賓云奏曲,千秋歲、更引清聲。齊眉處,朱顏綠鬢,相與共長生。
- 熊禾[宋]
自笑生身,歷事以來,垂六十年。今浮湛閭里,半非識面,交游朋友,各色華顛。富貴不來,少年已去,空見悠悠歲月遷。雖然是,只壯心一點,猶自依然。
新陽又長天邊。人指似山間詩酒仙。算胸次崔嵬,不勝百榼,筆端枯槁,難足千篇。隱幾杖藜,相耕聽誦,聊看諸郎相后先。余何事,但讀書煮茗,日晏高眠。
- 熊禾[宋]
舊事憑誰訴。記錦宮、初試農妝,前身天女。玉輦行春嬌待夜,浴殿溫泉輕注。一點點、猩紅啼吐。繡幄篝香春睡足,細溫存,怕遣驚風雨。春夢散,黯凝佇。
韶華寂寞今何許。想故宮、柳亦凝愁,倚欄停舞。欲趁啼鵑歸月下,可奈川回山阻。倩萬里、鵠來銜子。工部無詩雖結恨,道無香、更恨癡人語。拌絕艷,付黃土。
- 熊禾[宋]
七閩天南陬,實惟文明方。風氣一以開,文治何其昌。我思常公化,迪我真無疆。開端固匪易,再造伊誰當。
- 熊禾[宋]
大哉伊洛傳,正統(tǒng)接洙泗。一源肇南來,九曲清日泚。百年尚無有,千載那可俟。崇臺勵風化,此是第一義。
- 熊禾[宋]
四海文公書,行世日杲杲。晚年制作心,三禮重探討。質文貴時宜,消長關世道。烱然百圣心,來哲當有考。
- 熊禾[宋]
因思傳記學,本欲釋經義。春秋列三家,儀禮亦存二。荊舒彼何人,繁碎妄譏毀。煌煌姬孔書,坐此竟廢棄。
- 熊禾[宋]
春秋得忠臣,炎紹猶有述。至今十七篇,末學或不識。乾淳有大儒,奏請非不力。一時欠良遇,志士重嗟惜。
- 熊禾[宋]
古人重民教,禮樂用為急。虞書有三官,周典猶二職。太學領奉常,西都有余責。兩生既不來,何參又無術。
- 熊禾[宋]
漢興歷數(shù)世,茲事竟未遑。一絕不復續(xù),千載重慨慷。房魏輔貞觀,汗瀋空流漿。開寶襲唐陋,儀儼負義方。
- 熊禾[宋]
煌煌五星聚,瑞世啟文治。明道十事奏,橫渠一方議。有志不得行,曲學竟持世。六經亡其一,此責竟誰諉。
- 熊禾[宋]
南方尚秉禮,文風未云衰。釋奠古雅樂,鄉(xiāng)飲舊漢儀。表章在正學,舍魯將安之。愿言假良遇,制作逢昌時。
- 熊禾[宋]
斯文迓續(xù)交,天意豈無擬。猗歟恪齋翁,雅意敦典禮。推行大經綸,宣風自茲始。百世常公祠,罔俾獨專美。
- 熊禾[宋]
百里古君侯,一邑天下積。掾曹擬六官,典領幾相職。民親教彌數(shù),職要事應劇。慎哉勿辭卑,儒術隨所益。
- 熊禾[宋]
愚嘗聞之師,六官欠經制。戶禮與刑兵,上法天時四。丞曹象陰陽,右左各分治。斯言擴前聞,大小豈殊致。
- 熊禾[宋]
自從大道裂,教法日益殊。文學與政事,往往成兩途。簿書吏應俗,佔畢儒誠迂。二者不相能,世道良可吁。
- 熊禾[宋]
每愛湖學規(guī),明經必治事。待賓與吏師,伊川有成議。皇極欠統(tǒng)一,體用非有二。早學無???,已仕竟何試。
- 熊禾[宋]
我愛熙然翁,識暢度亦夷。飾政必以儒,公余只吟詩。利欲膠盆中,三嘆斯人希。安得公伯輩,萬宇陽春熙。
- 熊禾[宋]
今宵無月燭,鬃瓢瀉銀河。誰言滂沱淚,恨此離別多。爾會亦云數(shù),吾感亦如何。
- 熊禾[宋]
冀亳與歧山,一際五百年。洙泗豈無集,未遇時運偏。世降道愈悠,擊壤呼堯天。